Menu

16. 撰写新闻报道的旁白

一个引人入胜的开篇和结尾有助于让报道的内容更清晰,并引起观众更大的反响。新闻报道由一个个片段组成,画面配以解释性的旁白,或是关键画面配以关键性旁白。旁白也能引出一个采访片段或是说明一个情况。

首先,要写好报道的引言,并把它发给主持人。

这有两个好处:

  • 主持人尽早了解报道内容后,能及时地重写引言,并把报道放进整挡新闻中合适的位置。
  • 和主持人交流背景资料的过程,能启发记者写出一个更恰当的开篇旁白。

选择要放进旁白中的信息:

剪辑前,记者写的短文还不是旁白,而是一个集合信息的文本,通过这个文本,记者将:

  • 提炼出用于总结、小标题及引言的信息。
  • 删除所有已经在画面、声音和采访中出现过的信息
  • 重新组织删减后的信息,注意剪辑的节点和节奏,并用电视的语言习惯重新组织语句。

撰写每个片段的旁白:

报道中有几个片段,记者就要写几段旁白。这些旁白是不同的类型:

  • 解释性旁白:信息密集,和画面没有直接关系。
  • 关键性旁白:用补充信息(不能用画面呈现)来强调关键的视频片段和现场环境。关键性旁白用于引起观众,对一个较为抽象的解释的兴趣。
  • 其它旁白:用于引出或重新组织采访片段,以便采访内容更为清晰,或强调报道的拍摄环境。

新闻报道的关键:有效的开篇+恰当的结尾

记者写完旁白以后,需要对短片的开篇和结尾进行修改:形式上要简洁,内容上要丰富,两者兼顾,突出主题和结论……

润色文本:

很多时候,旁白会显得过长,记者就倾向于加快他的朗读速度。但其实只要简化形式,无需删减内容,就能缩短文本:

  • 圈出关键词,去掉关键词前后没有用的词语。
  • 去掉那些自身重复的,或是和画面重复的词句。
  • 去掉那些已经出现在引言或者采访片段中的词句。
  • 选择一些有含义的词语,总结新闻报道,做个唯一且新颖的附注。
  • 注意不和谐“音符”:一个复杂的词(没有进行过解释或者没有用)会干扰到整个旁白(即便旁白非常简洁)。

By continuing to use this site, you agree to the use of cookies or similar technologies to gauge audience usage and to offer you social networking features, related content and customised advertising.

OK, I underst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