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问题、基础回答
记者主要负责回答读者问题,这些问题和人们众口相传的事件有关。这些问题总是相同,大幅也总是引出相同。能区别新闻界基本形式的只有答复元素数量。
提供情报即提供信息
始终涉及四个基础问题:何人?何事?何地?何时?记者的答复和这些问题一样基础。这就是一个包含主语(何人?)、动词(何事?)、关于地点的环境补语(何地?)和关于时间的环境补语(何时?)的句子。示例:圆伟昨晚在铸山银行总部被劫为人质。
叙述即通过讲故事提供信息
最精简的信息形式即为简介。单一说明足矣:圆伟,银行家、中国铸山集团负责人,在昨晚 19:30 左右在千金街的跨国总部被劫为人质。全副武装的劫匪收到八百万赎金后,乘坐早在楼顶等候的直升机逃离。圆伟被救,虽受惊吓但无大碍。
在编写这类信息时要求最大程度的简洁。提示:避免使用副词和形容词。
提供最大信息量的形式即为叙述。叙述就是详细解释事件始末,按时间或逻辑顺序将事件串联起来,尽可能清晰地告知读者我们的所知。记者只需添加一些基础的句子:昨晚,位于千金街的铸山银行正要关门,两名全副武装人员闯入大厦废弃休息厅。这两人闯入后立马前往位于大厦四楼的圆伟办公室。当时只有很少的银行员工还在工作。圆伟首先被绑到办公椅上,等。
所有叙述形式均归属一种类型:报道,即各类事件的标准处理和公布事件。
新闻报道即通过描述提供信息
提供最优信息的形式即为报道。这是一种叙述,但加入所报道事件的描述。这种描述在解释中添加所有特色细节:颜色、声音、情绪、实况场景、死亡现场等。报道使读者有画面感。使用副词、形容词和所见所闻使事件更加真实。
难以置信,著名银行家圆伟昨晚在其经营的铸山集团总部被劫为人质。晚上 7:30 左右,圆伟正准备穿上外套回家,两名佩戴巴拉克拉瓦盔式帽人员闯入圆伟位于大厦四楼的气派办公室,沿途砸坏了所有盆栽。据事件目击者圆伟秘书所说,劫匪冷静地进入房间,然后大喊:“举起手来!马上!”
不管文章多长,所有描述构成一篇报道。
额外问题、额外回答
根据发生的事件,有时还可询问两个额外问题:如何?为何?如果不能立刻明白某件事,可以提出这两个问题。为了确保更好地理解事件,记者可以在表达信息的字里行间加入一些说明。
提供情报即解释说明
回答所见之事“如何”、“为何”发生也就是解释源头、动机和事件背后的缘由。也就是放大事件,进行更仔细的审查,超越表面现象深度解密真实性质并破解真实含义。
调查即边分析边解释
提供信息并分析的形式即为调查。调查让事件通俗易懂。就是将事件分成几个组成部分。圆伟是在昨晚被劫为人质吗?调查记者整合所有可用信息,然后解释劫匪有何意图或可能意图、他们如何准备劫持人质、这对该集团会有何影响等。这种分析工作要求拥有相关话题的扎实知识、合适文件、可靠来源、准确目击报道和思考时间。有时,一些事情因资料不可视、隐藏或模糊而无法在分析调查时解释。这种情况下,记者可着手准备已知资料以外的研究。这就是调查,最深入的信息形式。
采访即边分析边解释
采访是涉及替换的分析过程。记者如果不能给出预期解释,应向业内专家寻求建议。圆伟正是受害人质。智聪先生,您非常熟悉铸山,您能为我们解释一下此次事件可能对该集团造成的影响吗?……问答形式的采访最能让人心头一亮。
提供情报即进行解释
如果对所见之事的叙述、描述和分析留有灰色地带,记者可解释事实:如果不能呈现事实的全部细节,可尝试使用手头可用的几条信息进行破解。
评论即边评估边解释
记者可利用多种方式与读者分享个人想法,但是所有方式均归属评论形式:观点文章、栏目、图绘:昨晚,就在向员工宣布大量裁员后的几个小时,圆伟被劫为人质。很难相信这两件事没有联系……如何判断这个解释的意义由读者决定。
社论即边总结边解释
如果记者表达完个人想法后对所见、所分析、所研究之事进行基于价值的判断,那么这位记者就是在写社论:劫持圆伟为其员工争取到一些时间。读者可自行选择是否接受这个观点,无论,这阐明社论作者的思考过程,因此,本身构成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