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nu

15. 组织新闻报道:采访

采访片段不能总被框定为是报道中的关键部分。但这是一个很有感染力的片段。从形式上讲,采访画面停留的时间最长;从内容上讲,采访让某个特定的被访者获得了发言权,而不是其他人(不进行采访,只通过旁白来表明某人的观点,很难让该观点立足)。采访是一个宝贵的机会,要谨慎使用。

摄像机固定在三脚架上拍摄的采访可能会破坏一个片段在地点、时间或行动上的完整性。

如果采访部分和报道的其余部分是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拍摄的,可能会有一个语境上的突兀。如果并不是故意要有这个变化,最好还是在被访者的生活或工作环境下跟随采访,这样更容易将采访片段插入整个报道中。

相同的画面重复出现会减缓叙述的推进。

最好避免在新闻报道的不同位置使用同一个采访画面。如果故意要重复使用相同的画面,作为一个经常出现的标志,那就要变化这个画面的取景,并研究这个画面在整个报道中的重复频率。

记者通过组织采访片段的顺序来表达他的结论。

一个客观的报道中,记者要呈现出对立双方的观点(支持/反对),对一个主题进行辩论。记者排列这些观点的不同的顺序能达到不同的效果。这个顺序反映了记者最终得出的结论。

采访1 这很好 + 采访2 这很贵 = 结论 : « 我们不应该来这家饭店 »

采访1这很贵 + 采访2 这很好 = Propos : « 来这家饭店是值得的 »

一个报道中要放几段采访?

除了第一个和最后一个采访片段,中间的片段很容易被观众忘记(如果一个报道有4-5个采访片段的话)所以要特别注意这些片段的剪辑、长度、引言等。

报道能以采访片段结尾吗?

一般而言,记者应该以一个结论性的旁白来结尾。 因为如果最后一段采访后面没有任何旁白,那就特别突出了被访者的言论。一个特例:在介绍人物的报道中,结尾可以用采访片段。

报道能以采访片段开始吗?

一个合适而简短的采访片段作为报道的开头可以吸引观众的眼球。要一个生动的开头,更为常见的是使用一个在事件现场抓到的声音,而不是一个采访片段。如果要用一个人物的采访作为开头的话,要事先通知主持人,提醒他不能以记者和摄影师的名字作为引言的结尾:因为记者的名字紧接着开头的人物采访可能会让观众对人物认知上产生误解。

隐瞒被访者身份?

被访者想要匿名的情况下,可以用以下模糊画面的方法:

  • 采访时逆光拍摄,或在画面上打马赛克
  • 处理声音……

这些方法是用来保护消息源的身份或名誉,但要知道这种处理方式会让所要传达的信息变得含糊。